CFA报名、考试、查分时间、免费短信提醒
级别
手机号
验证码
金融专业在职通过CFA考试三级的经验
2016-01-20
摘要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早在本科的时候,就已经对CFA向往已久,那时候总是认为,考过CFA是一个人intelligent的象征,属于金字塔的顶端。 但是苦于考试费用太高,而且太害怕失败,所以只有敬畏,不敢触碰。 2003年研究生毕业,我工作了,走进了出口信贷领域,渐
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早在本科的时候,就已经对CFA向往已久,那时候总是认为,考过CFA是一个人intelligent的象征,属于金字塔的顶端。
但是苦于考试费用太高,而且太害怕失败,所以只有敬畏,不敢触碰。
2003年研究生毕业,我工作了,走进了出口信贷领域,渐渐的,远离了瞬息万变证券市场,对CFA的崇拜也淡了。
2004年,偶尔的机会,我们公司争取到了财政部关于CFA培训资助的项目,当时闲着无聊,想找点事情做,于是我报了名,幸运的,被选上了。
而且公司直接就给我们报了2005年一级的考试,要求是:培训成绩合格,并且通过一级,就可以免除所有培训费用(好像要1万块)和报名费。
说实在,那时候没有那么想考CFA了,毕竟和工作没有太大关系,但冲着这一万六千块钱的诱惑,我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到今天通过三级考试,算是整整两年半的时间,
这期间,我快乐过——毕竟CFA课程里面有很多我们平时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这让我兴奋,
我也迷茫过——我不知道考试是为了什么,或许仅仅是为了证明我的实力罢了!
不管如何,到今天,再回头看看,感触还是挺深的。
下面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各级备考经历。
CFA一级
因为是公司报名,自己没有太多准备。
当时公司报名的同事中,有像我这样金融专业的硕士生,有金融专业的本科生,有管理类的毕业,有外语专业的毕业生。
总的来讲,从起跑点看,我已经领先了,所以我并不担心(说实话,先进担心的是万一不过,那很丢脸。)
05年初的时候,培训开始了。培训是由加拿大的一个机构来做的,平心而论老师算是不错的了,不过他们不会告诉你怎么考试,而是和学校一样一门一门课程地教基本概念,这对于像我这样的金融专业学生来讲,有点小儿科,所以觉得没劲。但是当时培训成绩和出勤直接相关,所以不得不去。不过很快,我们几个专业学生就找到了新的乐趣,在其他学生认真听讲的时候,我们开始找碴,挑老师的错误,和老师争论。但是事后,大家都发现,这样的争论很有利于进步——不仅对我们自己,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在快乐的争论中,培训结束了。
4、5月开始,大家各自备考了。我大概翻了一下notes,发现没什么新内容,于是我就直接开始做练习题,之后做sample,发现确实不难,6套题每套我能保证85分以上,所以我就安心了,之后没怎么。当然考试也就顺利过了。
——总体来讲,我一级考试顺利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培训无形之中给我们提供了复习的机会;
二是金融专业学生考CFA确实还是有先天优势的。
——再一点,关于培训,如果没有金融基础,倒是有必要,如果是金融专业学生,我觉得没有必要花这个冤枉钱,呵呵。如果追求效率,也需要培训,公司不报销的,可以就读上海财经大学CFA的网课,这里不多做介绍。
CFA二级
由于公司整体通过率并不高,因此一级完成后,培训也停止了。而我们这些考过的人只有自己继续往下走。二级的备考,和一般人就没什么区别的。
2006年元旦我拿到了notes,但那个时候根本没心思看书,所以一直拖,直到过完春节3月份,才拿出书来偶尔翻翻。
而由于我没有晚上看书的习惯,周末又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聚会,整个三月份只看了50页。只能寄希望于4、5月份了。
不凑巧的事,那年4月份工作很忙,不停出差出国,什么都没看,到了5.1真的很急,于是假期开始正式看书。还好的是,5.1利用得不错,看完了一遍,算是有点底了。之后考试前请了一星期假进行突击,二级总算过关。
但总体来讲,我觉得自己二级准备不够充分,其实二级本身并不难,除了财务报表分析比较复杂一些,其他没有太多新内容。但太多内容我都没有仔细看,考试的时候很没有底,甚至很多公式,都是考试的时候现推出来的。
还好的是,二级考试时间充裕,还有我对于选择题的排除法掌握很好,所以二级成绩不错,先进不好的是ethics,因为06年和05年的Ethics部分进行了调整,而我基本没看,所以这部分成绩特差竟然没到50%。
CFA三级
二级过了,考三级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天然的惰性,让我当然的在3月份之前还是没有摸书。
说实在,整个备考过程,我对自己通过并不抱太大希望。
当时我有一个很牛师兄,06年考三级竟然fail了,这对我打击很大,我总觉得自己很难过。但不管如果,尝试总是要的。
三级买书的时候除了notes,我同时买了reading,但到4月中开始准备的时候,觉得麻烦大了:这么多书一个半月时间根本看不过来。权宜之下,只好放弃了reading,还是只看notes。
还好的是,三级的notes其实没什么新内容,也没有太多计算的东东,而且大部分的内容是在与培养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这样的东东也不是看书能看出来的。
所以notes我先进遍是以一天一本的速度看的;而第二遍一天两本;第三遍,我不再看内容,而是看每章后面的习题,不会做的再回去找。
利用4月中下旬两个周末加上五一8天假期,我这样过了三遍,之后,自己感觉稍微有谱的。
于是五一较后一天,尝试着作SAMPLE,而结果让人郁闷,按自己较宽容的打分,上午题我顶多也就能拿110分,让人泄气;而下午题上也只是在70左右,让我感觉非常绝望。
之后5月三个周末看看停停,停停看看,感觉进步不大,甚至是没有。为了较后的冲刺,我还是请了7天假,在家恶补。那几天真的是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除了中午吃饭一个小时,其他的时间都是以90%以上的集中度在CFA中度过的,甚至晚上做梦还在想问题。
事实再次证明,这样的突击还是有效的,加上我本身记忆力不错,这7天+较后两个周末,我强迫自己记住了好多零零碎碎的东西。
而较后考试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三级比想象中的简单,比做sample容易,感觉还挺有把握的了。当然我还是很幸运的过了。
再回头来说说三级的感受:
先进,三级notes给我的一个感觉是零碎,它并不难,但是东西太杂,感觉是把一级二级未涉及的许多零零碎碎地东西都放到了一起,这点特别需要考生自己的自我组织能力,怎么把零碎地东西去拼成一个整体。
第二,三级的整个主题是portfolio,但其实它只是新瓶装旧酒,很多的内容在一级二级中曾经提到过,只是一二级是以课程分类,而到了三级,它是以portfolio为主题把不同的内容拼凑到一起,这对于考生来说,关联能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第三,关于中国考生,根据我以及我知道的几个通过考生的经历,中国考生上午题普遍不好,这关键还在于中文和英文逻辑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要拉分下午题很重要,选择题部分一定要做好;对于上午题部分,一点经验是:时间很紧,所以不要写太多,点到即可;还有如果遇到不会的题,跳过先做会的,这样节省时间,而且会增加信心哦。
以上就是我的经历和感受,我想对于金融专业的考生应该会有用处。总体感觉,CFA,并不是很难,只不过涉及面广,所以让人觉得难而已。
来自:CFAer
但是苦于考试费用太高,而且太害怕失败,所以只有敬畏,不敢触碰。
2003年研究生毕业,我工作了,走进了出口信贷领域,渐渐的,远离了瞬息万变证券市场,对CFA的崇拜也淡了。
2004年,偶尔的机会,我们公司争取到了财政部关于CFA培训资助的项目,当时闲着无聊,想找点事情做,于是我报了名,幸运的,被选上了。
而且公司直接就给我们报了2005年一级的考试,要求是:培训成绩合格,并且通过一级,就可以免除所有培训费用(好像要1万块)和报名费。
说实在,那时候没有那么想考CFA了,毕竟和工作没有太大关系,但冲着这一万六千块钱的诱惑,我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到今天通过三级考试,算是整整两年半的时间,
这期间,我快乐过——毕竟CFA课程里面有很多我们平时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这让我兴奋,
我也迷茫过——我不知道考试是为了什么,或许仅仅是为了证明我的实力罢了!
不管如何,到今天,再回头看看,感触还是挺深的。
下面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各级备考经历。
CFA一级
因为是公司报名,自己没有太多准备。
当时公司报名的同事中,有像我这样金融专业的硕士生,有金融专业的本科生,有管理类的毕业,有外语专业的毕业生。
总的来讲,从起跑点看,我已经领先了,所以我并不担心(说实话,先进担心的是万一不过,那很丢脸。)
05年初的时候,培训开始了。培训是由加拿大的一个机构来做的,平心而论老师算是不错的了,不过他们不会告诉你怎么考试,而是和学校一样一门一门课程地教基本概念,这对于像我这样的金融专业学生来讲,有点小儿科,所以觉得没劲。但是当时培训成绩和出勤直接相关,所以不得不去。不过很快,我们几个专业学生就找到了新的乐趣,在其他学生认真听讲的时候,我们开始找碴,挑老师的错误,和老师争论。但是事后,大家都发现,这样的争论很有利于进步——不仅对我们自己,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在快乐的争论中,培训结束了。
4、5月开始,大家各自备考了。我大概翻了一下notes,发现没什么新内容,于是我就直接开始做练习题,之后做sample,发现确实不难,6套题每套我能保证85分以上,所以我就安心了,之后没怎么。当然考试也就顺利过了。
——总体来讲,我一级考试顺利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培训无形之中给我们提供了复习的机会;
二是金融专业学生考CFA确实还是有先天优势的。
——再一点,关于培训,如果没有金融基础,倒是有必要,如果是金融专业学生,我觉得没有必要花这个冤枉钱,呵呵。如果追求效率,也需要培训,公司不报销的,可以就读上海财经大学CFA的网课,这里不多做介绍。
CFA二级
由于公司整体通过率并不高,因此一级完成后,培训也停止了。而我们这些考过的人只有自己继续往下走。二级的备考,和一般人就没什么区别的。
2006年元旦我拿到了notes,但那个时候根本没心思看书,所以一直拖,直到过完春节3月份,才拿出书来偶尔翻翻。
而由于我没有晚上看书的习惯,周末又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聚会,整个三月份只看了50页。只能寄希望于4、5月份了。
不凑巧的事,那年4月份工作很忙,不停出差出国,什么都没看,到了5.1真的很急,于是假期开始正式看书。还好的是,5.1利用得不错,看完了一遍,算是有点底了。之后考试前请了一星期假进行突击,二级总算过关。
但总体来讲,我觉得自己二级准备不够充分,其实二级本身并不难,除了财务报表分析比较复杂一些,其他没有太多新内容。但太多内容我都没有仔细看,考试的时候很没有底,甚至很多公式,都是考试的时候现推出来的。
还好的是,二级考试时间充裕,还有我对于选择题的排除法掌握很好,所以二级成绩不错,先进不好的是ethics,因为06年和05年的Ethics部分进行了调整,而我基本没看,所以这部分成绩特差竟然没到50%。
CFA三级
二级过了,考三级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天然的惰性,让我当然的在3月份之前还是没有摸书。
说实在,整个备考过程,我对自己通过并不抱太大希望。
当时我有一个很牛师兄,06年考三级竟然fail了,这对我打击很大,我总觉得自己很难过。但不管如果,尝试总是要的。
三级买书的时候除了notes,我同时买了reading,但到4月中开始准备的时候,觉得麻烦大了:这么多书一个半月时间根本看不过来。权宜之下,只好放弃了reading,还是只看notes。
还好的是,三级的notes其实没什么新内容,也没有太多计算的东东,而且大部分的内容是在与培养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这样的东东也不是看书能看出来的。
所以notes我先进遍是以一天一本的速度看的;而第二遍一天两本;第三遍,我不再看内容,而是看每章后面的习题,不会做的再回去找。
利用4月中下旬两个周末加上五一8天假期,我这样过了三遍,之后,自己感觉稍微有谱的。
于是五一较后一天,尝试着作SAMPLE,而结果让人郁闷,按自己较宽容的打分,上午题我顶多也就能拿110分,让人泄气;而下午题上也只是在70左右,让我感觉非常绝望。
之后5月三个周末看看停停,停停看看,感觉进步不大,甚至是没有。为了较后的冲刺,我还是请了7天假,在家恶补。那几天真的是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除了中午吃饭一个小时,其他的时间都是以90%以上的集中度在CFA中度过的,甚至晚上做梦还在想问题。
事实再次证明,这样的突击还是有效的,加上我本身记忆力不错,这7天+较后两个周末,我强迫自己记住了好多零零碎碎的东西。
而较后考试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三级比想象中的简单,比做sample容易,感觉还挺有把握的了。当然我还是很幸运的过了。
再回头来说说三级的感受:
先进,三级notes给我的一个感觉是零碎,它并不难,但是东西太杂,感觉是把一级二级未涉及的许多零零碎碎地东西都放到了一起,这点特别需要考生自己的自我组织能力,怎么把零碎地东西去拼成一个整体。
第二,三级的整个主题是portfolio,但其实它只是新瓶装旧酒,很多的内容在一级二级中曾经提到过,只是一二级是以课程分类,而到了三级,它是以portfolio为主题把不同的内容拼凑到一起,这对于考生来说,关联能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第三,关于中国考生,根据我以及我知道的几个通过考生的经历,中国考生上午题普遍不好,这关键还在于中文和英文逻辑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要拉分下午题很重要,选择题部分一定要做好;对于上午题部分,一点经验是:时间很紧,所以不要写太多,点到即可;还有如果遇到不会的题,跳过先做会的,这样节省时间,而且会增加信心哦。
以上就是我的经历和感受,我想对于金融专业的考生应该会有用处。总体感觉,CFA,并不是很难,只不过涉及面广,所以让人觉得难而已。
来自:CFA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