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高顿CFA网络培训刚刚满一年了,作为在职考生,我从一个英语六级的工科大学生,从一个对CFA资格不甚了解的白丁,一步步琢磨、钻研,较后独自飞去北京考场,到今天终于通过了一级考试,这一年的经理的确有很多想跟大家分享的。
身为银行员工,这一年里,我要顶着业绩指标的压力,期间还经历了外派工作,职位竞聘,升职调整岗位,事务繁杂,每天还要抽出至少1小时学习CFA课程,这些对我而言,的的确确是忙得不可开交的一年,我的学习时间应该远远达不到官方建议,所以我的CFA考试是速成的。
较开始接触CFA课程时,我较纠结的地方是学习方法。看了论坛上很多人分享的学习方法,我都保存下来自己分析、尝试,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特别适用的,毕竟各人的能力、时间、基础都不同。很多人说,要看CFA协会的原版书,但我看了卡普兰的NOTES后,感觉原版书远不是我这样突击选手的时间能消耗的起的,虽然看书可以对情境和基础认识更深刻,但也更耗时,不适用于在职考生。有人说,不看notes读题会有困难,我开始也很焦急地先听课,理解之后再看书会快一点,但随着后期开始做题,我发现金融类单词也就翻来覆去那些,四六级水平搞一个小本子,生疏单词记下来,有空瞅两眼,完全可以搞定英语题干。
刚开始学习网课,我觉得高顿老师讲的都很棒,都能听懂,很有成就感,所以每天下班后的时间都花在听课上,而忽略了做题这一环节。事实上,听懂了和会解题之间真的有一座大山,只有做题了才知道自己哪里确实掌握了,哪里不懂脑袋却自动忽略了。距离考试三个月,我完成了全部课程学习,题只是蜻蜓点水地做,阶段测试也仅仅参加了两次……我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竟然无法解出MOCK上的大部分题目,而且较早学习的经济学几个科目都忘得差不多了,心里顿时拔凉拔凉的,觉得这次报名费估计是打水漂了。但是,反过来一想,好歹也奋斗了200多个夜晚了,这一次不能就这么认命了,不如拼一把,尽人事,听天命吧。
然后,转机终于来了。高顿较后冲刺阶段的复习课,我全都没落下,发现课程虽然很紧,但是以前学的还是能够捡起来的,制定详细计划,用较短时间把十个科目复习了两次,自己又买了官方书后题配合起来,日夜精进,像是疯了一样地学,做了两套MOCK题,考试前一天,在北京机场附近的旅店里,还在复习错题,背公式(十科要点和公式写成一页纸)。夜里11点,我独自看着窗外灯火,安然入睡。
走进展览馆考场,我虽然没有十足把握,不过答题时已经不会慌乱,该见的题目大多已见过,公式也记得差不多。上午题目比较简单,我2小时多完成,下午偏难,整整用完了三各小时,抬起头长处一口气,还有一分钟,我的整个2015年,似乎都是为了这较后的一分钟。我合上卷纸,默默祈祷一下。
一月份收到邮件,看到先进个词是“congratulations”,瞬间心里如释重负。正确率高于71%只有两科,大部分的还是高于51%,对于这个结果,我只能说的确很幸运,下一次二级考试一定要努力将命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