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分析师们在香港投行的日子
摘要一位叫David Zhu的年轻投行分析师发表了一篇博客《我为什么离开香港》,讲述他去年下半年决定离开高盛,并离开香港,加盟一家北京的私募基金的原因。他在文中描述了一番香港年轻
  一位叫David Zhu的年轻投行分析师发表了一篇博客《我为什么离开香港》,讲述他去年下半年决定离开高盛,并离开香港,加盟一家北京的私募基金的原因。他在文中描述了一番香港年轻分析师们辛苦工作、以及工作之余高大上的生活。出乎他意料的是,这篇博客在短短几天内传遍香港金融圈,引发众多议论,并引起了一些媒体的关注,他本人也收到不少反馈意见。可以想象,这些意见并不都是正面的。一个多星期后,也许是不堪“骚扰”,David Zhu给自己的博客加了密码,网民再也无法直接读到。
CFA
  不过,对大多数每周需要工作80到100个小时的香港年轻投行分析师来说,他们的生活与David在博客中描述的有很大不同。“我曾经大半夜的在公司里哭鼻子,因为工作实在太多了,做不完,”一位在某家美国大投行工作的年轻女生对我们说,“不仅仅是我,我们这里大多数女孩都哭过。”她才刚刚加入公司一年多,因为公司政策的原因,她不愿透露真实姓名。
 
  一般而言,在香港,工作经验在一到三年的年轻分析师的工作量与全球其它金融中心没什么不同:几乎都不可能夜里11点之前下班,每周工作80-100个小时很正常。有位分析师表示,他曾为了一个项目连续两周每周工作110个小时。“那次太痛苦了,”他说,“好在不会一直这样。”
 
  根据我们金融招聘网去年做的一份调查,香港金融从业人员身心俱疲的程度要超过国际上其它几个主要的金融中心。我们的调查发现,80%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香港金融人感到过不同程度的身心俱疲,这个比例比美国和英国都高,而且超长的工作时长似乎不是先进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压力很大,”另一位分析师说,“在香港,有时候分析师会被要求干经理的活,虽然你的眼界开阔了,但责任也增加了,所以才有压力。”这位分析师曾经在纽约工作过。在他看来,香港的分析师比纽约的同行工作更辛苦,更容易身心俱疲。
 
  另外,同样的工作熟练掌握之后,就不再象刚开始一样那么有新鲜感了,这也是容易疲劳的原因之一。这位分析师自从毕业进了投行以后,已经做过了几个兼并收购和IPO的项目,按他自己的说法,他已经“不象刚开始那么激动了”。“我现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有时候就会问自己这么做下去到底有没有意义,”他说。
 
  资深银行家们曾建议,应届生在进入投行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职业生涯的下一步怎么走。不过有意思的是,我们采访的几位分析师似乎已经陷入了困惑。他们中的大多数已认定不会在投行做很长时间,但接下来是去读一个MBA,还是象David Zhu那样转去买方机构,多数人都还没有想清楚。
 
  “我不知道还会在这里待多久,但有一天我肯定会离开的,因为当我看到那些干了十年以上的资深高管时,我就知道我肯定不希望变成他们那样,”一位已经工作了三年的分析师说。
 
  不过,各大银行至少已经意识到了留住这些资历尚浅的年轻分析师的必要性,比如,英国的巴克莱银行(Barclays)正在争取把为客户准备的项目推介书从80页减少到20页。要知道,项目推介书通常是年轻分析师们通宵达旦赶出来的,也是他们痛苦的根源。另外,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瑞士银行(UBS)也在考虑给分析师们安排些更有趣的工作,并且让他们早一点出去见客户。较后,当然了,很多银行已经把员工的基本薪资提高了将近20%……

来源|知乎   若需引用或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感谢作者的付出和努力!

相关CFA知识推荐:

谈谈CFA考试认证和英国大学院校

怎么规划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的复习备考时间
首页 > CFA职业发展
cfa教材
cfa题库
cfa考试
  • 资料下载
  • 模拟题库
    23年CFA证书官方考试大纲
    已下载198份  2871KB
    CFA考试知识点全解析.pdf
    已下载328份  1327KB
    CFA一级知识结构梳理
    已下载134份  849KB
    CFA一级思维导图.pdf
    已下载642份  689KB
    更多资料 >
  • 相关推荐
  • 最新推荐
  • 随机推荐
CFA考试百科
CFA考试百科
特许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简称CFA)代表全球投资行业最高水平并受到最高道德标准约束。CFA是由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AIMR)于1963年开始设立的特许金融分析师职业资格认证。其职业考试每年举办两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考试之一,是当今世界证券投资与管理界普遍认可一种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