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创业,金钱,身份,人生(留学回国发展的深度思考)
摘要CFA 考友与我先讲了一个小故事。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有一件事情,给我印象深刻,影响深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长田长霖来纽约,在亚洲协会作了一个演讲,非常精彩。概括起来,他给中国留学生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be an American。就是学做一个美国人
CFA考友与我先讲了一个小故事。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有一件事情,给我印象深刻,影响深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长田长霖来纽约,在亚洲协会作了一个演讲,非常精彩。概括起来,他给中国留学生说了两句话,先进句话是,be an American。就是学做一个美国人。这其实是不太容易的。

cfa,cfa®考试,cfa®报名,cfa®考试时间,cfa®报名时间
 
大多数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吃的是中国饭,看中国报纸,有人还看中国电视,现在是读中文网站。他们的朋友99%是中国人。那你为什么还要来美国?
 
比如在纽约的马路上有很多报亭,有各种各样的杂志,有时尚的,运动的,旅游的,新闻的,等等。拿起一本People杂志,要是你能把它从头到尾读一遍,都能读懂了解,那你就接近美国人了。
 
既然你已经到了这个国家,就要好好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包括他的经济,政治,历史新闻,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但是,假如你来美国仅仅只是将自己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American的话,那你就是一个banana(香蕉),里面是白的,外面还是黄的,很可悲。
 
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人,复旦来的,你跟他讲中文,他回答英文,你再问一句,他还是回你英文,他经常去酒吧,讲起棒球美式足球比美国人还厉害,有一个美国女朋友。这就是一位典型的banana。
 
所以光深入了解美国还不够,还要第二句话, 那就是be a Chinese。任何时候,不要忘了自己的中国文化,我们要对中国本身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他问你们中间有多少人,读过论语,唐诗?你们以后回国,或者是在美国留下了,较后的价值,是因为你们是中国人而体现出来。
 
多年以来,我越来越体会田教授这两句话的wisdom。在美国的华裔,一般有三个生活圈子。
 
先进是工作单位的圈子:你所在的那所大学,研究所,公司,你的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
 
第二是专业的圈子:比如学术社团,学会等。这对你的事业发展很重要,因为你的同行,老师,学生,竞争对手都在那儿。
 
第三个是社交圈子:朋友圈,俱乐部,公益社团,教会,等等,对中国留学人员来说这个圈子绝大多数是中国人,很多在国内。
 
成功的华人往往能够进入这三个圈子的中心,即有影响力的内环(inner circle)。
 
怎样进入内环呢?我发现很多华人包括我本人被邀请进入美国一些主流社会的innercircle,不是或不仅仅是因为science做得好,而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想问题的方式跟别人不一样,我对中国的了解比他们深。
 
现在越来越是这样。You bring in different perspectives。所以今天在座的,不管你是选择去还是留,都要记住这句话:be an American, be a Chinese。
 
第二个要准备的东西叫做learning agility。一般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培养前途,或者公司在要promote一个人的时候,首先就是看这个。
 
在专业评估一个人的发展潜能的时候,有一个工具叫做九宫格(9-box)。画一个3x3=9的格子,左下方是1,右上方是9。
 
横坐标是绩效,你的performance,你做的好坏,你发了多少paper啊,做出了什么成绩啊。纵坐标是发展潜能,即potential。公司往往定期做评估,把所有的人分成九块,较好的是box9, 这种人performance也好,potential也好,一定要照顾好,因为他们很容易被别人挖角,跳槽。
 
相反,另一种人是performance也不好,不求上进,也没有potential,这种人在公司是不能久留的。
 
大家会问,performance可以衡量,potential怎么衡量,怎么衡量一个人以后可以成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或一个好的领导?衡量一个人潜能,就是用learning agility,即应变力。
 
我们又可以把它分成四个部分:
 
先进个是mental agility。Comfortable with complexity, 就是事情变化的时候,看不太清楚的时候,我不是那么紧张,没有那么焦虑。很淡定。
 
第二个就是people agility。意思是情商高,善于表达沟通,很会和人打交道。
 
第三个是change agility。情况变化的时候你要适应,所谓的骤然临之而不慌,无故加之而不怒。
 
较后一个叫做result agility。在困难的情况下找出办法解决问题。
 
 
回国心理上要准备的,也许可以听听已经回国的人中的先进者。在今年求是基金会的颁奖仪式上,我主持过一个讨论会pattern discussion,参加的有施一公,贺福初,邓宏魁,就是今年很红的做stem cell的北大教授,还有王晓东,饶毅,曹雪涛等人。
 
我们讨论两个问题,一个是海归被批评较多的一个题目,就是不懂中国国情。饶毅被批评,施一公也被批评,王晓东,everybody,总有一个说法是,你不懂中国国情,另外一个是科研环境的多样化。
 
现在中国足够大,北大做的事情,清华不一定要这样做。反之亦然,清华做的事情,北大不一定要这样做。
 
应该容忍大家去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各种探索。施一公说,你可以不适应中国国情,但你一定要keep your own identity. Otherwise why bring youback?
 
饶毅说不良的国情坚决不能,也不能容忍去适应,邓宏魁说的比较生动。他说,你看中国应该怎么看,假如你把中国看成一幅画,那这幅画丑的很,这个地方污染,那个地方交通堵塞,又是腐败,又不讲民主。
 
但是你把中国看成一个movie,这个三十年的movie非常精彩,因为她在发展,发展的非常快,而且是朝着好的发展。这句话太精彩了。
 
再说几句比较哲学化的话,就是回国与否,还要看你怎么看待生活本身,林肯曾经说,In the end it's not the years in your life that count. It's the life in your years.。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的人生有多少年,而在于你每一年中有多少人生。
 
林肯没有活到五十几岁吧,短短的人生,有多精彩呀。还有一句话是Johns Hopkins大学校长在一次毕业演讲里说的.Ask yourself, not what I will do, but what I will become. 就是说,不要问你要做什么事情,而要问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另外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叫Booker Washington。他是一个黑人,也许没有马丁路德金那么有名,但也是一个黑人领袖。他说,Success is to be measured not so much by the position that one has reached in life as by the obstacles which he has overcome. 这句话我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我记得有一次去普林斯顿,校长Shirley Tighman被一群中国家长围着问,录取到普林斯顿高考SAT要多少分。她说我们没有严格的分数线,2000分我们可以录取,满分2400分我们可以不录取。
 
“难道没有一个标准吗?”她说,从A到B,不同的人所花的努力是不一样的。假如说你来自一个富足的家庭,你的父亲是教授,母亲是律师,你从小在私立学校上学,这种学生,拿了2400分, 我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但如果说你是一个黑人单亲妈妈的女儿,每周花20个小时在超市打工,你能够拿到2000分,那就不同了。你要克服多少困难,才能从A到B? 你的成就是很大的,而且你的人生更精彩, 因为你克服了很多 obstacles,你有比别人更丰富的经历。
 
近来大家讨论很多的是幸福指数,中央电视台主持白岩松,写了一本书叫《你幸福了么》,非常红,我还看过一本书,将今天满意作横坐标,未来满意作纵坐标,把生活分成四个方块。
 
我们的理想是今天过得精彩,未来远景辉煌,这是右上角块,如果今天也不满意,将来也不满意,是左下角块。那是loser,或者是抑郁症患者。
 
还有一部分人是活在当下,在右下角。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才不管明天怎么样。很多吸毒者是这样的。较有趣的左上角,为了将来,牺牲今天的幸福。你看我们很多中国同胞每天都是unhappy,每天都在想,想将来怎么样,要赚钱,要升官,要有成就。
 
你看中国的小孩子,父母整天逼着他学习,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说是为了将来的幸福。还美其名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整天miserable,将来会happy吗?
 
我认识的这类“好学生”,有很多是长大也不开心的,总是想着他还没有的东西,总是在奋斗。多么不幸啊!我们科学家里面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这种人,刚发表一篇好文章,马上想着下一篇,Always think about next grant, next paper。
 
他真的不知道如何欣赏生活,享受生活。打个比方,这种人就像不太会游泳的人,在深水里,就拼命地游啊游,好不容易抬起头吸了一口气,又埋头拼命地游。一年一年过去了,你到底游到了那儿呢?
 
鲁迅的小说“过客”中,赶路者被告知,前面是坟墓!有一句名言,叫“wherever you are,be there”,就是无论你在哪儿,好好地享受那儿的风景吧。追求的过程给你带来的快乐,往往比成功多。人生是过客,对生活中的美,去深深地体验吧。精彩today,精彩tomorrow。
 
 
 
什么样的人适合回国?
 
大概有两类人,是较需要也较应该回国的。一类是entrepreneur,创业者。
 
为什么呢?一是中国发展快。跟着一个发展快的国家走,你的事业也比较容易发展的快,就拿生物医药行业来说,十年前李葛创业耀明康德,今天发展到如此辉煌,他在美国是不会有如此成就的。
 
二是中国各级政府现在对创业的支持也多。美国是世界上对创业较好的国家,现在创业的门槛也很高了,VC的钱特别难拿。
 
第三也是较重要的,中国现在机会多。与美国比中国还很落后,这就带来了机会,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的。事实上,适合创业的只是很少数。
 
哈佛很不错,出了Bill Gates, Mark Zuckerberg,可惜在中国从北大清华走出来的成功的创业者不多。不知道你们这批来哈佛MIT留学的中国学人中,有多少是愿意和能够创业的。
 
创业者,像马云马化腾那样的,有一些基本共性。
 
首先,他们都是敢于冒险的人,所谓的risk-takers。他们对于事业都有极大的热忱,passionate,enthusiastic,他们往往有显著的个性特色,不惧怕有别于他人。勇于创新,善于发扬自己独特的一面。Innovative,differentiation。 
 
还有,他们往往有比较长远的目光,不会只盯着眼前的利益,有vision 有long term plan,还有两条,一是他们比较善于交流沟通,说服他人,good communicational skill。二是他们往往是mission-oriented,善于将一些想法付诸实现。
 
第二类较适合回国的人是leaders。是像施一公,饶毅,王晓东那样的领袖人物,也有一些年轻人,是future leaders。
 
 他们有雄心,有胆略,有远见,也善于将理想转化成切实可行的行动,他们的作为往往引领潮流,具有典范的作用。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回国?
 
如果你认为你属于这种范畴,那么较好还是留下来准备为美国做贡献。
 
先进种叫做conformist。他们try to please everybody。尽量不出格,将自己放在bell curve的较中间的那种人。中国有一些不好的风气。这种人是别人喝酒,我也学着喝。别人抽烟,我也去敬烟。总之是努力学习现在中国的一切。那还要你回去干嘛?
 
第二种人叫fast adapter。他们很快就适应了中国的一切,包括一些套话,和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对一些不良习惯和作风,不仅不抵制,反而有过之无不及。我看见过这种人,很可怕。我觉得这种人对中国的发展也许很危险。
 
第三种人是opportunist,机会主义者,他们想,机会来了,我赶快去捞一把。他们想的是一种quickwin,较后往往失望。
 
第四种是calculator。他们考虑过多的个人利益得失,总是算来算去,眼睛总是盯着将要失去的东西,较后也许把机会也算掉了,较后一种是risk-averse people,他们太胆小怕事,经不起生活的波浪。回国是创业,生活肯定是起伏多变的。胆子太小的人不适合。
 
对于正在考虑回国的人,我还有以下一些忠告。
 
首先,不要太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损失。
 
一般来说,从美国回去,工资收入会打一个大折扣。尤其是对比较资深的教授,回国后的工资可能比美国少很多。但你其他机会比美国多了呀。还有,Dollar对人民币,不可以简单地以汇率来比的。有的东西中国很便宜,比如人工。你打一个的,要一个钟点工,不晓得要比美国便宜多少。
 
当然,有些东西又比美国贵很多,比如房子。大多数海归在国内的相对经济地位,要比同类人在美国的经济地位高很多。事实上,许多回国后的海归,实际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品质都不比在美国差,甚至还有所提高。
 
不要与你今天已经有的比
 
我昨天遇到一位postdoc,说他在麻省有一栋2000平方英尺的房子,我说你千万别想在北京有这样的房子,你在美国一流大学能拿到独立的教授位子吗?你有多大把握在今后几年能竞争到NIH的研究经费?
 
不要老是聚焦于今天
 
要想着发展,你现在在美国的情况也许是比在中国的要好,但中国的发展速度是美国的5-8倍。5年后,10年后的情况,你能想象吗?较后,不要以为中国是你的家乡,回国是件容易事。
 
回国是你人生的一个巨大挑战,比你出国的挑战要大的多。
 
回国,不管是先进还是第二类,都是创业。这里,我用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有关创业者成功的六大要素与大家共勉:
 
野心:任何成功人士的基石是野心或是对个人成就的渴望;如果你连想成功的愿望都没有,那怎么能成功呢?
 
远见:个人魅力取决于他的远见,并说服其他人认同你的远见;描绘一幅与大家都有关的动人愿景,对自己对他人都很重要。
 
执行力:保持专注,不断实现;有了好的愿景,还需要切实有效的执行。要有明确的目标,可衡量的结果,时间表。
 
决心:决心、驱动力、韧性或毅力是其展现的较大变量。
 
运气:创造你自己的运气;运气也是可以创造的。
 
时机:一路“管理着时钟”。当时机来时,你准备好了吗?
 
什么时比较适合回国?
 
有些人读完博士或博士后马上就回去了。
 
这些人往往在国内有一些connection,出国前的单位,领导,对他特别支持,或者是较近有一个机会,有一个什么位子正好出来了。现在国内的很多成功人士,当年就是这样回国的,还有一些是因为家庭原因,学成必须马上回国。
 
第二类是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国。
 
这样可以给你一定的时间,来积累经验,并在美国的主流社会建立一定的关系。同时,经常去中国看看谈谈,寻找机会,有些机会是你自己可以创造的。
 
现在的情况与过去相比有很大不同,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比较赞成年轻人想回国还是早点回,这样在美国在这个两方面的阈值都比较低一些,个人发展空间大,对中国的贡献也大。
 
第三类是成功以后回国。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类人回国的难度,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下很大的决心。较大是问题是孩子。
 
小孩教育往往是中国家长特别关心的问题,这个时候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已经非常美国化了,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差别极大,上了小学后就很难适应中国的教育,其次是难以克服成功人士的舒适感,自己在美国已经很顺,一切都驾轻就熟。有必要回中国去一切重新开始吗?
 
另外,也有对中国生活和工作会有心理上的恐惧感,很多事都要从新开始,他会问自己这样值得吗?
 
我个人所特别respect的人,是勇于告别自己过去的成功,永远追求新生活的人。有些人,看到国内一些学术上专业上还不如自己的人都有了很高的地位或荣誉,会不容易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的心理。
 
正因为有退路,就没有很强的前进动力,我还听有人说,我刚renew了我的NIH基金,等以后有困难再说吧,其实,当你在美国都不够competitive的时候,中国对你的兴趣也不会那么大了。
 
还有就是在建立关系上有困难,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人与之间比较难以建立信任。较后,越是资深,相应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而人往往会要求得到比自己能力更高的位子,资源,条件,满足不了就下不了回国的决心,不过就我看来,恰恰是这批人更应该多考虑回国的机会。
 
中国现在更缺乏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物,而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人,对中国的帮助也大。
 
除了舞台大,事业上可能有更好的发展之外,我还想再加一条事实,我所认识的大多数回国的人,都比留在美国的同类人过着更精彩更有趣的生活。

推荐阅读:
一文解读金融分析师就业方向

2016年金融分析师包含哪些工作内容?

目前中国有CFA证书的人多吗?

国际注册金融分析师薪资水平怎么样?

一文告诉你CFA怎么找工作
首页 > 金融证书
cfa教材
cfa题库
cfa考试
  • 资料下载
  • 模拟题库
    新版CFA证书官方考试大纲
    已下载198份  2871KB
    CFA考试知识点全解析.pdf
    已下载328份  1327KB
    CFA一级知识结构梳理
    已下载134份  849KB
    CFA一级思维导图.pdf
    已下载642份  689KB
    更多资料 >
  • 相关推荐
  • 最新推荐
  • 随机推荐
CFA考试百科
CFA考试百科
特许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简称CFA)代表全球投资行业最高水平并受到最高道德标准约束。CFA是由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AIMR)于1963年开始设立的特许金融分析师职业资格认证。其职业考试每年举办两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考试之一,是当今世界证券投资与管理界普遍认可一种职称。